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呼唤更多关注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呼唤更多关注

作者:糖尿病 血糖 脑血管动脉硬化 肥胖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887


20071114,是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其主题“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使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目光“前移”。

  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敦促下,联合国于20061220日通过决议,确定自2007年开始,每年11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改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并敦促各国政府制定防治糖尿病的国家计划。这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就一个非传染性疾病作出的联大决议。

  ■焦虑在患儿家长中蔓延

  “我的儿子滔滔(化名)9岁的时候,查出得了1型糖尿病。”在北京儿童医院,一位母亲红着眼圈慢慢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那时正好闹非典,孩子停课待在家里。我发现他夜里尿床,还有口渴、多饮等表现,赶快带他查血查尿,很快便在北京儿童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这个消息对于我们一家人无异于晴天霹雳。他才9岁呀,今后的路可怎么往下走呢?”

  另一位糖尿病患儿的母亲也特别悲观。她的孩子今年15岁,现在每天要打两次胰岛素针,早饭前和晚饭前各打一次。“他已经是高一的学生,问他每天在学校感觉怎么样,他也不爱说话,问多了还跟你瞪眼起急。”她表示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尽可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让患儿家长最心焦的,不是孩子终身治疗将要耗费的不菲费用,而是孩子的健康前景、学习前景和生活前景。

  ■血糖控制到位患儿可与常人无异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专业是我国最早组建的儿科内分泌学组。该专业的元老颜纯教授说,糖尿病孩子,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生活、学习跟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患儿中,有6岁得病目前已经40多岁的女患者,结婚生子均如常人。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心主任巩纯秀说,让众多家长焦虑的主要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视网膜及肾脏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

  她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最初两年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2%,15年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98%。然而,只要坚持正规治疗,1型糖尿病人仍能够正常生活、工作,与正常孩子一样生长发育。尤其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患者长期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理想控制范围,大大减少了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国际上,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科学治疗后,像正常人一样拼搏在各自的事业和人生舞台上。例如加拿大划桨运动员克里斯•贾维斯就是1型糖尿病患者,他将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1999年的美国小姐尼科尔•约翰逊、2000年奥运会游泳冠军加里•霍尔则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明星。

  目前,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例如6岁以下患儿平时要将血糖控制在5毫摩尔/升至12毫摩尔/升,6岁至12岁是4毫摩尔/升至10毫摩尔/升,青春期及成人是4毫摩尔/升至8毫摩尔/升,而临睡前血糖指标可稍稍放宽尺度。

  ■肥胖与糖尿病“亲密无间”

  “当2型糖尿病被当作‘成人病’为大家所熟知的时候,一些临床报告却显示它正在折磨着很多6岁左右的儿童。近半数新增2型糖尿病病例来自儿童。”美国儿童糖尿病研究基金会认为,2型糖尿病患儿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儿童肥胖症导致的直接结果。而高脂肪食物、过度饮食、不爱运动,加上长时间地坐着看电视和打电子游戏,则是儿童肥胖症形成的罪魁祸首。

  近年我国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的增幅比1型明显。虽然迄今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单从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病人数量变化就可见一斑: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10年当中只收住两三名2型糖尿病患儿,接下来的10年,收住10余名,2001年至2005年,收住50余名,2006年一年就有16名。

  北大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袁振芳说,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多,给现代生活方式敲响了警钟。高血糖与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相互关联,都是代谢综合征这根藤上的“苦瓜”,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而中心性肥胖又与营养失衡脱不了干系。

  与袁振芳搭档看肥胖门诊的北大医院营养师杨丽华告诉记者,说到营养,不少人以为挺简单,其实认识误区挺多。有好些患者竟然不知道食物的“热卡”是怎么回事。有的人说:“吃饭热量高,那么我只吃花生、瓜子,或者只吃饼干、只喝饮料总行了吧。”诸如此类,让医生很无奈。

  ■干预:“五驾马车”并驾齐驱

儿童青少年患上糖尿病后该怎么办?  

巩纯秀说,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补充胰岛素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必不可少。但是,综合治疗,即“五驾马车”(药物、饮食、监测、运动、教育)的理念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样,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要遵循“五驾马车”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王姮教授也提示,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帮助,但是最要紧的还是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减低热量摄取并且增加日常运动量来减低患儿的体重,从而促使孩子的血糖水平降为正常。

  据专家介绍,目前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仍以1型为主。

  我国儿童内分泌学界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主要是围绕1型糖尿病,而儿童的2型糖尿病,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由于2型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家长、孩子都对它重视不够,医院对患儿的组织教育更少。即使是搞糖尿病教育营最早的北京儿童医院,也是直到2005年才开始把2型糖尿病列入糖尿病教育内容。

  颜纯说,患上糖尿病以后,孩子们需要定时定期查血糖、打针、吃药,饮食和玩耍都受到一定限制,容易抑郁和自卑,所以治疗糖尿病患儿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在国外,这样的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团队,目前护士都是兼职的,社会工作者则缺席。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主要创始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钱荣立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具有极端异质性、复杂性的疾病,对它的治疗、控制仅仅局限在医院是远远不够的,专门的糖尿病教育、系统化精细控制机构的引入势在必行(如控制机构专业化的运动、饮食、监测措施的作用不亚于药物)。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教育营(过去叫夏令营)被证明是当前提高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有利于患儿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截至目前,系统、长期开办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教育营的医疗机构还很少,北京只有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两家举办超过10届。经费困难是难以坚持的主要原因。

  另据了解,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研究获得的基金支持不多,一些医院的儿童内分泌实验室因种种原因被取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原本成立过儿童学组,也因故被解散……专家指出,诸如此类的现象,都与我国重大疾病控制战线“前移”的决策不相协调,亟待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研究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来源:健康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