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血压、高血脂或者高血糖而必须“忌口”的市民如今正越来越多,由于必须遵守一系列的饮食“禁忌”,很多患者面对美食时都不得不“勒紧裤头”,忍受“什么都不能吃”的痛苦折磨。然而广东省人民医院余主任讲解:其实只要掌握科学、聪明的搭配方式,用健康、适宜的食物取代“禁忌”食品,心脑血管病人的“食福”并不会完全失去,而且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赢得健康。 心血管病人并非“啥也不能吃” 饮食控制是心脑血管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一些患病早期的病人来说,甚至有部分早期病人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的调理来减少用药的分量。正因如此,香港医学界对病人的饮食指导非常重视,不仅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每家政府医院都会有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组成的专门团队来为病人的饮食问题服务。 余薇指出,在很多心脑血管和糖尿病人患病的初期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得了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做人还有什么乐趣?”“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花点心思,学会聪明的饮食,吃得健康和吃得美味其实并不矛盾。” 调味:盐、糖、油都要有节制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吃出美味又吃出健康呢? 余薇说,首先要遵循少糖、少盐和低脂三大原则。“众所周知,糖分高的食物可以引起的坏处有很多,肥胖就是第一位,同时还有蛀牙、心脏病和糖尿病。”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少吃糖分高的食物,如广东人喜爱的烧腊,女性喜爱的雪糕;应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包装食品,烹调时少用糖做调味料。 另外,吃得过咸同样是不健康的,烹调时要注意酌量用盐,“煮菜时放盐最好不要采取用瓶子撒的方式,而应用小茶匙,以便掌握分量。”咸蛋和咸菜,调味时少用蚝油、酱油、南乳等含盐量高的调味料,而改用姜、葱等天然食品调味。 “控制了糖和盐,千万不能对用油和高脂肪的食物掉以轻心。”余薇强调,例如牛油、半肥瘦猪肉、煎炸食物和忌廉蛋糕等就千万要少吃。而在食油的使用上则一定要节制。 建议最好用植物油煮食,而且每天的用油量最好不要超过两汤匙。而在所有植物油中,要数芥花籽油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最低,其次分别是粟米油、橄榄油和花生油。 烹调:蒸、煮、烩、焯是首选 “巧妙的烹调方式同样是健康饮食的关键。”余薇指出,得了心脑血管病或者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从此要远离“肉香”,肉类其实还是可以吃的,但关键要选取这些肉类中最瘦的部分来吃,烹调前注意将各种肉类中的皮和脂肪用刀切掉,在各种各样的烹调方法中,蒸、煮、烩、焯是最符合健康原则的。很多人认为鸡蛋所含脂肪和胆固醇都很高,其实胆固醇高的只是蛋黄,而蛋白的脂肪含量只有6克,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都为“零”。 余薇就告诉记者,煲汤的时候汤料要多用瓜菜,肉类则少放一点,此外鱼汤由于所含脂肪低也是不错的选择。 煮好一锅汤之后,人们经常会发现上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要清除这层“不健康”的油脂常常让不少主妇颇费心思。余薇护师就向记者传授了一个“隔油”的妙法。她说,如果能买到隔油壶当然是最方便的办法,但如果找不到这种工具也不要紧,可以把煮好的汤先放到冰箱里冰冻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冷却下来的油脂就会在汤的表面结成一层薄薄的“油膜”,这时只要用汤匙轻轻一挑就能把这层讨厌的“油膜”去掉。 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指南 (注:可以进食) 鱼、肉类海产类 各类瘦肉。(牛、猪、羊、鸡、鸭、鹅) 鱼及贝壳类海产如带子、蚬。 浸盐水的罐头鱼。 其他贝壳类海产如虾、龙虾、蟹、鲍鱼等。 以上食物应以每天5~6两为适合。 蛋类 蛋白 各类蛋黄每星期不宜超过2只。 干豆及硬壳果类 干豆如蚕豆、眉豆、红豆、绿豆。 硬壳果如莲子、栗子。 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素鸡、腐竹、腐皮、淡豆浆、无糖豆腐花。 (干豆类食品、含丰富蛋白质和纤维素、脂肪含量低,宜多进食) 奶类 脱脂奶或脱脂奶粉。 低脂芝士、原味/果味低脂肪乳酪。 低脂酸乳酪。 五壳类 五壳类如白饭、米粉、意粉、通粉等。 咸面包及少油饼干如梳打饼、茶饼、薏米饼、马利饼、水泡饼等。 (宜多选择高纤维淀粉质食品如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糙米、麦皮) 蔬果类 新鲜的瓜、菜及水果。 薯仔、芋头及番薯等根茎类食物。 油类 含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油和芥花籽油、花生油、粟米油、纯正菜油、黄豆油、麻油、软性植物牛油。 饮品 饮品如清茶、净咖啡、矿泉水、苏打水、代糖汽水。去油清汤等(来源:平安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