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医改:一项复杂的民生改革 探索设立医院监管机构

医改:一项复杂的民生改革 探索设立医院监管机构

作者:医改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755


医疗改革无疑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项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民生改革。从去年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开始,到今年1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份充分汲取了民意的医改方案终于迈入实施阶段。

  这次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对那些争议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其回归公益性的目标没有改变,其中一大亮点是,未来三年总投入8500亿元用于包括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等五项改革,重点是用三年时间建立全面涵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制度,减轻居民就医负担。新方案细则有望于两会前向社会公布,翘首以盼的老百姓终于看到了医药改革的曙光。

  政府投入加大,医疗资源下沉

  三年投入8500亿元必然会减轻老百姓个人支出部分的费用,这是新医改中最实实在在的实惠。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郁馨认为,近年来政府投入占筹资总额在不断下降,最低点不到16%,在整个卫生保健消费支出中,个人支出最高达到60%,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个人承担的卫生费用逐年上升。这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而看病难的一个原因则是医疗资源的分布头重脚轻,基层医疗资源极度贫乏。资料表明,中国现有的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如此一来,普通民众看病岂能不贵,又岂能不难?

  新医改立足于健全基层医疗建设,明确将重点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等建设。从2009年开始,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卫生院,平均每个县2-3所,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

  同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将得到重点发展。在3年内,将新建或改造37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将转变,特别强调加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等预防保健功能。社区卫生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开展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

  让老百姓方便快捷地看病治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加大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使得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这是新方案中令人欣慰的一点。毕竟,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8500亿元不是一个小数字。

  设立医院监管机构

  公立医院改革被认为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源头。公立医院如何有效地为患者服务,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个医院监管机构,以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

  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此次医改方案将探索在卫生行政部门内建立一个类似香港医管局的医院监管机构,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标准和规模,严格控制特需医疗服务比例。

  类似香港分设卫生署和医管局的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较先进的医疗体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晓华认为,医管局模式有助于促进解决现有医疗矛盾,依法确定公立医院职责定位。

  事实上,内地东部地区已开始引进医管局概念。2006年,无锡市参照香港医管局模式,在卫生局下面成立一个新的管理机构——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对公立医院实施管理和运营分离,实行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责任制改革。

  此次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的思路与卫生部在2008年新成立医疗服务监管司形成对应。在一定形式上,体现了管理和运营的关系。但内地不会照搬香港医疗卫生模式,与香港分设卫生署和医管局不同,内地医改后设立的监管机构不会独立于卫生部。医改方案会体现出中国独有的模式胡晓华表示。

  有专家认为,新医改方案中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部分有原则性,无实质性内容,不能独立于卫生部的监管机构无法有效监管。其实,新方案只是提出一个方向性的思路,具体操作还需要进行试点,今后三年,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选择在若干城市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和监管的主要措施和运行机制。

  新人助推新医改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国务院筹划启动新一轮医改,由16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成立;2007年,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包括北京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内的多家海内外机构提交、讨论医改方案;200810月,新医改方案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3.5万余条……

  医改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而又极为艰巨和复杂的重大改革,一个好的方案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来协调推进。新医改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通过,但其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茅调任卫生部党组书记,自然被理解为是一次助推新医改的人事调整。

  现年55岁的张茅尽管没有医学专业背景,但最近几年的工作始终与医改有关。张茅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期间,即分管卫生和卫生体制改革工作,20066月升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后,医改又是其负责的领域,并成为发改委参与医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专家看来,熟悉新医改的张茅,有助于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领域的各项工作。因为医改涉及到许多部门,而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医药价格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领域的配合最为密切,熟悉发改委工作的张茅,在协调两个部委的合作中更为游刃有余,张茅与陈竺组成搭档,医改的推进也许将事半功倍。

  如今,新医改方案终于落地,究竟能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们正拭目以待。我们可以盖棺定论的是,在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中,老百姓从关注医改,到可以参与表达对医改的意见,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来源:《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