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研究证明,多种代谢紊乱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呈聚集现象,并提示胰岛素水平与诸多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剂量相关。1988年,Reaven将各危险因素归纳概括后,首先提出了“X综合征”这一概念,此外还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死亡四重奏、代谢障碍综合征(dysmetabolicsyndrome)和多代谢综合征(multiple metabolicsyndrome)等,虽有诸多命名,但此综合征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 (IR)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1999年,WHO 正式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并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MS标准并不统一,普遍使用的还有美国NCEP标准和欧洲的EGIR标准。现将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1.1 WHO(1999)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基本要求,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及(或)胰岛素抵抗,尚有下列2个或更多成分。
1.1.1 血压≥140/90 mmHg
1.1.2 血浆TG≥1.7 mmol/L及(或)低 HDL—C[男性<0.9 mmol/L(35 mg/d1),女性<1.0 mmolL(39 mg/d1)]。
1.1.3 中心性肥胖、腰臀比(WHR)男 性> 0.9,女性>0.85及(或)BMI>30 kg/m2。
1.1.4 微量白蛋白尿≥20μg/min或白蛋白/肌酐≥30 mg/g。
1.2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专家组提出了新的MS定义,即 NCEP标准,应具备下列3个或更多。
1.2.1 空腹血糖≥110 mg/dl
1.2.2 血压≥ 130/85 mmHg
1.2.3 血浆 TG≥150 mg/dl,血浆HDL—C男性<40 mg/dl,女性<45 mg/dl
1.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标准 2004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 MS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
1.3.1 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
1.3.2 高血糖 空腹血糖≥6.1 mmol/L(110 mg/d1)和(或)餐后 2h血糖≥7.8 mmol/L(140 rag/d1)和(或)确诊为糖尿病治疗者。
1.3.3 高血压 血压≥140/90 mmHg和(或)确诊为高血压治疗者。
1.3.4 血脂紊乱 血浆TG≥1.7mmol/L(150mg/d1)和(或)HDL—C<0.9 mmol/L(35 mg/dl,男),或<1.0 mmol/L(39 mg/dl,女)。
此外,常用的还有1999年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的标准。后二者除了没有微量白蛋白尿外,其他指标与WHO的定义类似。此外,有专家建议MS还应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C反应蛋白(CRP)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
2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2.1 胰岛素抵抗与Ms
2.1.1 瘦素与MS 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的产物,是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瘦素主要通过与下丘脑或外周的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调节作用。众多研究证实,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大多数肥胖和患糖尿病的动物或病人血浆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相关,与 2型糖尿病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显著相关。PPARγ激动剂可抑制瘦素基因的表达。
2.1.2 脂联素与MS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的一种血浆激素蛋白,其基因定位于3q27。有研究发现,在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有关心血管疾病的日本人群中,通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其血浆脂联素浓度下降,并且低脂联素血症的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显著相关。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血浆脂联素浓度的降低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相平行。BMI、甘油三脂、糖尿病及冠状动脉性病变与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相关,表明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大血管病变的信号,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可以评定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
2.1.3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MS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保持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减少粘附分子的表达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血管内皮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器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有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内皮素、血管 紧张素Ⅱ、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等。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经血管内皮主动或被动转运到组织和细胞间质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是胰岛素受体结合前决定其活性的主要因素。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前兆,是众多MS特征中共有的因素。
2.2 肥胖与MS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类,后者分布于内脏和网膜,代谢较快,前者分布于躯体,代谢较慢,它们均可分泌许多激素和细胞因子,通过体液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作用,参与机体内环境的调节。现今研究报道较多的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过氧化物酶受体激动抑制因子(PPARs)等。目前已证实肥胖引起这些因素紊乱,并参与了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影响肥胖的因素很多,包括种族、遗传、年龄、性别、运动、营养、吸烟等,并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因素有关。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使个体存在肥胖易感性,在高脂饮食和运动不足等致肥胖环境中,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而形成肥胖。肥胖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时,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加,脂联素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引起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代谢异常:脂肪动员增加,血游离脂肪酸升高,甘油三酯合成增加,继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肾素结合蛋白的基因均可升高,参与调节血压、糖代谢及脂代谢 。
3 代谢综合征的脂质紊乱特征
MS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MS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主要表现是TG和LDL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颗粒细小而致密。胰岛素抵抗是MS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其可能机制是(1)胰岛素抵抗使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脂肪细胞将游离脂肪酸以 TG的形式储存于细胞内。另外,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摄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胰岛素的刺激活性。胰岛素可抑制激素敏感的脂肪酶和细胞内的脂溶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细胞中TG的分解。当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葡萄糖摄取减少,导致脂肪细胞内 TG分解增加,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2)脂肪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增加 :MS患者 的内脏脂肪细胞对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氨等激素的作用更加敏感,这些激素使脂肪细胞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释放入门静脉系统,作为肝细胞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IDI )中TG的底物。血浆中的VLDL被脂蛋白脂酶水解形成中密度脂蛋白和大而悬浮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后者再被肝脏中的脂肪酶水解,形成小而密的LDI.(3)胰岛素抵抗降低三磷酸腺苷转运体一1(ABG一1)的功能 :ABG一1对于维持血HDL—C水平至关重要。
4 MS与心血管疾病
MS各组成成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更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相对风险引。瑞典和芬兰所进行的一项大样本研究现,MS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增加倍,病死率明显增高。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Na-jarian报告,M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几乎是MS者的2倍 。另外一项研究,分析了两项大规模降脂研究,结果显示 :MS患者的 Framingham风度大于20,其心血管危险明显高于无MS的人群。芬兰的缺血性心脏病研究,入选1209名 4260岁的芬兰男性,平均随访11年,MS男性患CVD发病风险增加近3倍引。
5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5.1 一般治疗 包括控制体重,运动,忌烟酒等。体重下降>5~10,可以使原有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下降约 40~50。饮食中,主食要适量,限制钠盐、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食蔬菜。
5.2 防治脂毒性 使脂肪回至脂肪细胞,是防治MS的最主要措施。具有此类作用的药物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后者为胰岛素增敏剂。此类药物可以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一(PPARr),使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明显增加了皮下储留脂肪的空间,可以降低血清的LDL—C,升高HDL—C,并使异位脂肪的沉积明显减少从而消除脂毒性。
5.3 血脂异常的治疗 合理应用降脂药物,升高HDL—C水平,降低 TG、FFA ,使小而密的 LD颗粒的比例以及总胆固醇/HDL下降。
5.4 降压治疗 合理应用降压药物使患者达到理想的血压水平。
5.5 改善与 IR相关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 PAI一1的活性,增加纤溶性,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6 展 望
MS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居高不下,而发展中国家则显著增长。基于MS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性 ,且MS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高对于逐步进入老年社会的中国来说,关注MS的流行趋势,进一步明确 MS的致病基因,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摘自《中国民康 医学杂志》
作者简介:胡大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健康协会理事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及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