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 安徽) (合肥第二十六中学 安徽)
1960年美国人梅曼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不久,激光技术就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的“恶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上每年患此类疾病的人数不断地攀升,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往往要对病人麻醉开胸,手术风险性大、费用高,给病人生理和心灵带来较大的痛苦,对于那些身体条件差的人则只能“望而兴叹”了,对于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则更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激光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激光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激光血管形成术
激光血管形成术(LA)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手术时从动脉把纤细的光导纤维插入到堵塞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处,使激光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照射到粥样硬化斑上,利用激光消除堵塞血管的血栓,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因为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高功率密度等特性,与传统的“经皮穿刺气囊血管成形术”相比,激光血管形成术不仅精确度高,还能解决已经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激光器和相应的参数来实施治疗:生物组织对CO2红外激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很好地把光能转变成热能,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汽化生物组织,从而产生精确切割的效果,因此采用CO2红外激光来气化血管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素有“冷刀”之称的准分子激光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峰值功率高的紫外激光,光子能量大于生物分子键的平均能量,与生物组织作用时,能有效地打断生物分子键发生光致分解反应,对血管组织所造成的热损伤也较少,因此准分子激光血管形成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激光血管成形术已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二、激光心肌血管量建术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AR)是利用很细的激光束在缺血的心肌区域内打几个贯穿整个心室壁的微小激光孔道,这些微小的孔道能够和心肌组织中原有的毛细血管很好地吻合,构成新的血液供应系统,心腔中的血液可以通过这些微小的激光孔道直接灌注缺血的心肌组织,从而改善心肌组织的缺血状况,达到治疗的目的。与此同时,激光心肌打孔时,激光束会对心肌组织中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这种去神经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心绞痛症状。由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具有无须体外循环、创伤小、恢复快、对新的缺血区可重复运用,能够避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再狭窄等优点,所以它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旁路移植术一起或单独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目前它可用于顽固性心绞痛,弥散性、多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没有合适血管可供移植或不适合进行成形术和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的治疗。随着激光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经皮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PTMLR)也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它是利用纤细的光纤经过血管穿人到心室内,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打孔,由于手术不需要开胸和全麻,而且能够对外科手术无法治疗的某些部位,如室间隔和心室后壁等进行治疗,因此它具有创伤小,手术风险低,费用少,可以反复进行等一系列优点,尤其适合治疗年老体弱的冠心病患者。
三、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1LLI)是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再利用纤细的光纤通过留置针把毫瓦级的激光引入血管内照射循环流动的血液,血液不断地吸收激光而产生一系列的光生物学效应。低强度激光照射人体的循环血液可以降低血液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和血小板粘附率等,改善血液的流变学指标。同时它能够提高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分子的含量,而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则是在其表面吸放O2和CO2,因此,低强度激光照射循环血液可以促进机体氧代谢,增加机体组织氧利用率。低强度激光照射血液还可以使在病理条件下被破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产生光致复活,使SOD的活性重新加强。与此同时,低强度激光照射血液还可以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摘自《现代循环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