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由于肌肉力量的改变,病人无法做好一些动作,导致走起路来,双腿仿佛圆规一样,健康的腿做支撑,另一条腿则靠身体的力量甩到前面,如同画了半个圈,故称“画圈步态”。这种步态,不仅让病人走起路来更累,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还容易造成重心不稳而摔倒。
注意早期姿势也是一种治疗
正常人走路时是脚跟先着地,脚尖微微向上跷。这样能缓冲身体向前的力量,让腿部的肌肉有时间做好准备,进入到全脚掌触地、支撑身体重量的阶段。最后脚跟离地,脚尖用力一蹬,再次给身体向前的动力。可是对于中风病人,由于早期一些姿势没有注意到,例如躺着时,踝关节伸直,脚尖指着床尾。如果拍张照片,并将照片旋转90度看,就成了“踮脚尖”的姿势了。久而久之,小腿的肌肉就会短缩,这样就很难做脚尖上跷、脚跟着地的动作了。
所以,为了将来能走得好些,病人应尽早使用踝足矫形器,将踝关节固定在脚掌与小腿约呈90度的位置。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佩戴踝足矫形器进行步行练习。
另外,还要注意腿部的姿势,包括病人仰卧时,在患侧臀部下、膝关节下各垫一个枕头,以防止肌肉短缩和异常姿势的出现。而侧卧时,无论是偏瘫一侧在上或在下,均要用枕头(放在两腿间)垫起上方肢体,并将患腿微屈。
加强膝和髋关节训练利于康复
在中风早期,病人无法做动作的时候,身边的人应该帮助他进行这些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被动运动”,它可以防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在病情稳定后,就应该积极训练病人的主动运动了。
训练伸膝时,一般让病人往后坐,将整个大腿放在椅面上,双腿自然垂直着地。然后将病人的患腿抬起,膝关节伸直,再让病人慢慢放下。这种“慢慢放下”是早期肌肉力量较差时一个比较好的训练方式。
而在屈膝的训练中,则可让病人趴在床上,将患侧膝关节屈起,大腿与小腿约呈90度,然后让病人慢慢放下。随着肌肉力量的恢复,病人就可自行将腿伸直或屈起了。这个时候走路,要注重动作的质量和运动控制能力,力求像普通人一样行走。
除了膝关节外,髋关节是另一个关键点。中风的病人,髋关节往往后缩,看起来就像无时无刻不在撅起屁股一样,再加上有时伴有“踮脚尖”的姿势,这会让病人无法用患腿正常承受身体的重量,于是走起路来,患腿就如同蜻蜓点水,碰一下地,另一条腿就得赶快向前冲,重新支撑住身体。这也是导致病人走路重心不稳、容易摔倒的原因。
所以,需要训练病人,不要撅屁股,全脚掌着地。可让病人躺在床上,患腿伸出床外,垂于床边,然后慢慢用脚跟踩地,同时将屁股稍稍抬高。
正如前面所说,走路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儿,需要动用许多关节和肌肉。中风后的步行训练,需要在医生、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恢复。而病人自己,加强膝、髋关节的动作训练,对于整个康复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教授 王于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