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血糖的指标有多种,如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尿糖,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很多人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升高作为患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糖友每天都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然而,在此次糖尿病学术会议上,专家提出,“糖化血红蛋白”才是国际上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容易与血糖结合,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值反映了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只凭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糖尿病漏诊20%~25% 通过空腹血糖能了解患者对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意味着患者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差。餐后血糖高,则提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分泌正常,但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肌肉、脂肪等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外,餐后血糖控制满意,患者的空腹血糖大多是满意的。而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餐后血糖却未必满意。 这是因为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是,只要一进食,胰岛素就不够用,表现出餐后高血糖。进餐的作用就如同上楼和负重,一个人平地行走不觉得累,负重小,但上楼就不行了,负重就显得吃力了。 一般来说,餐后血糖的超标比空腹血糖超标要提早5至10年,所以人们普遍把餐后血糖视为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标准。“但是,多数人早餐吃得简单,午餐和晚餐吃得较丰盛,而体检普遍都安排在早上,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状态的人来说,此时体内的血糖水平不一定会超标,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因此,只凭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糖尿病漏诊率在20%至25%。”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说。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某一具体时间——即“那一刻”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完整地反映血糖控制的真正水平。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显示患者近两三个月血糖控制的水平,它不仅能够衡量患者血糖水平,还可反映血液细胞中被糖化的蛋白对患者组织器官伤害的情况。在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明显增高。 现在,国际上一些有关糖尿病的大型临床研究,都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为控制血糖好坏的金标准,其原因就在于此。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都明白,血糖值受检测前饮食的影响甚大。有些患者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且不坚持药物治疗,去医院复诊前少吃或不进食,这样测得的血糖值可能是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但糖化血红蛋白值却很高。 糖化血红蛋白≥6.5%就是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认为,糖化血红蛋白≥6.5%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而在6.0%~6.5%属于“高危地带”。目前国际糖尿病联盟治疗指南及我国糖尿病指南均推荐Ⅱ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到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那么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3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不稳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我省的三甲医院都具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条件,检测费用为80多元。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赵志刚主任医师说,即便不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也不要超过7%。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几率就增加15%至18%,死亡率增加20%至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