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受到患者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吗?
专家:糖尿病患者刚确诊时,如果有高血糖症状,他们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更多患者的血糖是逐步升高的,刚开始自我感觉不明显,他们认为自己能吃、能喝,什么都不耽误,对治疗不重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部坏疽以及糖尿病引发的心脑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在进展到15~20年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才呈现多发态势,25年左右达到高峰。
除了需要向糖尿病患病个体宣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外,我们也要呼吁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的负担予以足够关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等学者撰写的《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发表在《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第27卷第8期)一文指出,“糖尿病直接医疗费以年均19.90%的速度增长,超过同期GDP以及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其中,门诊和住院费占很大比例,特别是住院费的增长较为显著。并发症成为影响糖尿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胡善联等学者呼吁:“我国糖尿病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和经济负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部门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时应充分考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沉重的疾病负担。”
问:稳定血糖对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何意义?
专家:以前,医学界对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比较多,近年来发现血糖波动对大血管危害明确。所谓大血管并发症指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变。血糖波动与餐后高血糖有关。中国糖尿病患者一般空腹血糖不太高,但餐后血糖升高明显,一日三餐形成的血糖低谷和血糖高峰引起了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对大血管的损害不容忽视。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病例中,很多人死于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
因此,稳定血糖对延缓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在选择糖尿病药物时,要重视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以胰岛素为例,有两类胰岛素对控制餐后血糖有积极意义。一种是发挥作用比较快的胰岛素类似物,餐前0~15分钟注射就可控制餐后高血糖。此类药物起效速度快,患者依从性好。另一种是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如诺和龙,能促进胰岛素早期分泌,可较好控制餐后血糖。
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是以降血糖为主吗?
专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与高血糖关系最密切,只要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就可明显降低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从预防角度来看,应严格控制血糖。
但是,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展到不可逆阶段时,仅靠降血糖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包括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控制体重,必要时加强力度,还需要增加抗凝治疗。综合控制血糖时,要谨防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要树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防可治的信念,但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否则当疾病进展到不可逆阶段就严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