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治疗方法】高粘血症的辨证施治

【治疗方法】高粘血症的辨证施治

作者:高粘血症的治疗 冠心病 血栓 高血脂 高血压 脑血栓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1635


    高粘血症是以血液粘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粘度一旦增高,则血流速度减慢,大量的脂质、脱落的内皮细胞等沉积于血管内膜而致血管变窄,极易形成血栓,导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脂、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国人膳食模式的改变,动物类食物摄入量增多,遂使高粘滞血症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谓本症“心脉痹阻”、“心脉不通”,认为本症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涉及心、脾、肾、脑等脏;“标实”则为气滞血络、寒凝血脉、痰浊壅阻、血瘀脉络。笔者多采用行气通络、温通血脉、涤痰化浊、逐瘀通络等方法治疗该症,并根据本虚标实的特点,同时重用益气扶正之品,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气滞血络多见胸闷、气短、心悸、四肢麻木、头胀痛、耳鸣甚至听力障碍、视物模糊、眩晕、口苦、烦躁、不寐,脉沉缓,时有结代,舌苔微黄腻。治以行气通络。用黄芪、党参益气固本,香附、青皮、木香、枳实、厚补、香元皮、降香等行气通脉。

        寒凝血脉证见头痛紧束、胸痛、心悸、面青气短、周身肢节酸痛或肢体肿胀,脉迟或紧,舌苔白厚。治以祛寒利湿,温通血脉。药用桂枝、川芎、附子、干姜、檀香、薤白、紫苏叶等温里散寒通脉。

        痰浊壅阻常有心悸、胸闷、眩晕、肢体沉重、骨节酸楚、四肢麻木、嗜睡、短暂失语、震颤麻痹、神昏,脉滑或濡数,舌苔白腻或黄腻。治以豁痰散结,化浊通络。药用半夏、陈皮、黄药子、天南星、象贝母、夏枯草、瓜蒌、海藻、昆布等化痰散结,并用菖蒲、佩兰叶、藿香、苡仁米、厚朴等化浊通脉。

        血阏脉络证见胸闷、气短、胸前刺痛、头痛、眩晕、四肢麻木、皮肤甲错、嗜睡、视物模糊不清、面色晦暗、痞闷、口唇紫暗,脉涩或结代,舌苔黄腻,舌质紫绛。治以活血逐瘀。药用红花、赤芍、紫丹参、桃仁、当归尾、川芎、三七、大黄、三棱、莪术等。

  鉴于高粘滞血症,有较久的病理过程,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瘀闭痰结”,非草木药物攻涤可效,故可以用地龙、水蛭、虻虫、蜣螂、地鳖虫等虫类药缓攻搜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