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心肌缺血有六大症状 隐匿性缺血更要警惕

心肌缺血有六大症状 隐匿性缺血更要警惕

作者:心血管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618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自2009年起超过并高于城市水平,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而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上升所致。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心肌缺血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缘。然而,随着近年来生活压力增大和不良生活方式夹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早早出现心肌缺血。

  游泳健将孙杨去年因为心肌缺血,在比赛途中感觉胸闷不适被迫退赛。说到病因,据称孙杨在17岁那年,一次心肌炎后就发现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与感冒病毒感染损伤心肌有关。

  心肌缺血离我们并不遥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医师李荣介绍,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葬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地理解,就是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血液供应系统,健康人的冠脉管腔像是刚投入使用的下水管一样,管腔通畅,管壁没有狭窄。管壁没有狭窄,血液可以正常流动,从而满足心脏的供血需求。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危险因素的产生,管腔逐渐出现杂物沉积,进而出现管腔狭窄、痉挛、堵塞等,开始出现阻碍心脏血液供应等情况,限制了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李荣说,这类似于堵塞的下水道,影响了下水道正常的排污排洪功能。

  隐匿性心肌缺血损伤更大

  心肌缺血出现症状能给患者提示要去处理,然而,有些心肌缺血是无症状的,这种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病更隐匿,对患者的损伤更大,一般更常见于中青年。

  李荣介绍,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心肌缺血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简单来说,就是检查有问题,但是没不适症状。

  由于其无明显症状,故容易造成患者的忽视医师的漏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人平时不会感到不适,往往在过度疲劳、运动后才发病,因为很多时候只要休息一会就能缓解,因此容易误当普通疲劳而忽略。

  两大法宝揪出隐匿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藏得那么深,如何能够尽早察觉?李荣提醒,活动后出现胸闷或者容易劳累,要注意排查心脏问题,只有专科检查才能发现。在常规体检中,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是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两大法宝。

  (一)心电图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二)心脏彩超(又名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已渐用于检测室壁活动,尤其在负荷情况下,测定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可间接地估量心肌缺血。

  以上两大检查,一般都会出现在我们的常规体检中,有助于我们初步、早期发现心肌缺血的问题。

  但有时候,体检项目也不能完全发现这种隐匿的心肌缺血,那么需要额外的检查项目,比如:动态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专家提醒

  六个典型症状提示缺血缺氧

  心脏血管狭窄、痉挛或堵塞后,心脏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应,心脏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会导致出现如下症状: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

  4.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

  5.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在上述情况下出现的胸闷、胸痛要警惕,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

  除此之外,心肌缺血还有其他不典型症状,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警惕4个不典型症状

  1.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2.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

  3.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

  4.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支招

  如何预防心肌缺血加重?

  1.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情况,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时诊治。

  5.预防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6.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