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心脏猝死,生命由身边人主宰

心脏猝死,生命由身边人主宰

作者: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三高 高血压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722


     心脏骤停,最好马上就地抢救

  近日,一位年仅38岁的职场精英赵华(化名)心脏病突发猝死让众人唏嘘不已。

  赵华患糖尿病长达6年,最近一直在外出差,工作特别忙碌,加之饮食也不规律,头天深夜乘飞机回到家里,第二天早上7点多钟起床后,赵华觉得身体不适,正准备下楼去医院,不料一头倒在地上。家人急忙拨打120求助,可等急救车到来时,赵华已无心跳。经一个小时的抢救,心跳仍未恢复。经诊断,这是心梗导致的猝死。

  河南省中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副主医师郭志生告诉记者,院前心搏骤停、心肌梗死等每年产生100万例,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但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远低于10%,抢救成功率更远远低于1%

  目前,我国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需要5~10分钟。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马上就地抢救。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如果能对患者展开急救,是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对专业人员来说,心梗病事件发生的最初10分钟,是急救处置的关键时期,也称白金10分钟。其实在白金10分钟里,还有一个钻石4分钟的概念,特别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心肺复苏。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下只能耐受4分钟,若及时采用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手段,可以延长到20分钟左右,若4分钟内进行复苏,有一半人能被救活,抢救越早,患者生存率就越高。

  心肺复苏三步法 

  郭志生向记者介绍了三步心肺复苏术

  一是呼唤。通过呼唤患者确认他有没有反应,如果他没有反应或没有呼吸、不能正常呼吸,立即打急救电话,多数情况下,急救中心会远程协助你对患者做心肺复苏。

  二是按压。如果患者不能呼吸,马上开始做胸外按压,快速用力在患者胸部每分钟按压100次左右,按压深度在5厘米左右。

  三是人工呼吸。把患者头后仰和抬起下巴。用手捏住鼻子,连续对患者做两次人工呼吸,每次看到他胸部鼓起才停止,且每次用时在1秒以上。

  郭志生特别提醒大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使用,每按压30次,做两次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赶到或者患者醒来。

  七成心梗有前兆

  另外,70%的心梗是有前兆的。像在心梗发作前1~2天,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之前会增多,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地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胸痛,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急性心梗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以晕厥、腹痛、牙痛或头疼就诊,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患者一定要知道这些前兆,从而及时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或速向医生求助。

  这六个时段易发生心梗  

  一是暴饮暴食后

  专家建议,每餐七八分饱,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及时到医院排查心脏问题。

  二是用力排便时

  专家建议,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应对;平时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多喝水、适度运动。

  三是剧烈运动时

  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建议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为宜;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四是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五是每天6点至12

  美国哈佛大学有研究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易发生栓塞。专家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六是每年11月到来年3

    研究发现,这段时间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专家建议,外出时应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