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药”假药案庭审牵出的药品定价虚高问题,引起社会热议。昨(12日)天,参与今年广东药品挂网采购的专家向笔者反映,目前一些国外进口的过期专利药品,药价一直居高不下,享受“超国民待遇”很不合理。 比同类仿制药贵出数倍 从本月起,全省所有地市的医院药品都启用了今年挂网采购的新价。但与平均20%的整体药品降幅、49%的政府定价药药价降幅相比,专家发现,国外进口的过期专利药品还是很“牛”,价格很难降下来。 笔者发现,在随机抽取的50种进口药专家议价品种中,最终药价降幅只有3.37%。降幅最大的是德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从每盒15.48元降到13.2元,降幅14.73%。而其他很多药品价格都是“象征性”地去了个零头,减了几元钱。像奥地利产的“甲氨蝶呤注射液”只是把每支540.87元定价降为540元。 专家表示,一些进口药品已经发明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国内也有很多仿制药品出现,但发明这种药品的企业却依然打着所谓“原研药”的招牌,在我国医药市场上享受“超国民待遇”,价格比同类仿制药少则高出两三倍,多则高达七八倍。例如在入围今年广东药品采购的药品目录中,过期专利药品“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每支价格为166.9元,同时入围同一通用名的国产药有三种,最低的仅为78.92元/支,价格高出111.34%。 “宁丢广东市场也不降价” 为什么这些进口的过期专利药,价格就是降不下来? “其实除了一部分药品确实只有一两家药厂生产之外,相当多的过期专利药品,都有同一通用名的国产仿制药,疗效也差不多。”省某大医院的药剂科主任表示,对于这种现象,国内企业也普遍表示不平。“关键还是政府的定价制度有问题。而这个权力又大多集中在国家发改委、物价部门。” 专家指出,正如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所指出的,如果不解决政府定价虚高的源头问题,只靠医院药品挂网阳光采购这一“末端治理”,“下游再来砍价,效果肯定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