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和脂肪肝已经成为现在的流行病。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是导致动脉硬化,是致死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的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长期和全身性的,多数人需长期用药治疗。但是如果长期服用调血脂西药,又会因药物的副作用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有些中草药对降低血脂有明显的作用,药店药师在遇到前来购买降血脂药的顾客时,不妨向其推荐试用,但需注意,患者服用前应先咨询医生。
虎杖 药用其根,性微温,具有活血通经和利湿功能,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黄疸、闭经、痛经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主要成分为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甙,具有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其中柴胡皂甙具有降血脂作用。 泽泻 药用部分为干燥的块茎,性味甘咸寒,归肾、膀胱二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内含糠醛,其乙醇提取液含生物碱、植物甾醇及天门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大黄 药用其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该药具有泻热通便、破积行淤、清湿热等功能。大黄主要含两种成分:一为蒽醌衍生物,约为2%~4%,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二为大黄鞣苷类,主要为葡萄糖没食子鞣苷。此外,大黄中还含有游离没食子酸。蒽醌衍生物在体内易于吸收,口服后血中浓度2~3小时达高峰,其后慢慢下降,最后由胆汁、粪便排出。同时,大黄能引起肠管收缩,分泌增多而产生泻下作用。大黄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 姜黄 药用其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肝、脾二经。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例如姜黄精、去氢姜黄精、姜烯等。姜黄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不壅滞,且有通经止痛之功效;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虽然姜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较弱,但较持久。姜黄还能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药理研究发现,姜黄有兴奋子宫的作用,能使子宫收缩,因此,怀孕妇女慎用。 灵芝 药用其子实体,性温,味甘淡。灵芝含甾醇、生物碱、蛋白质、多糖、类等。具有益精气、强筋骨之功效。主治精神疲乏、心悸失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脑血管硬化等。 人参 药用其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二经。人参含有多种药用元素,人参中的人参甙能抑制动物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当高胆固醇血症发生时,能使胆固醇降低。但需注意,人参为补虚证之要药,实证慎用;收缩压超过24千帕者不宜使用;发热时不用;防其助火;小剂量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起麻痹作用;本品习惯上不与藜芦同用。 山楂 药用其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山楂果实含山楂酸、苹果酸、枸橼酸、咖啡酸、内脂、脂肪、金丝桃苷、解脂酶、鞣质、蛋白质、槲皮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糖类及维生素类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家兔连服山楂制剂3周后,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山楂与菊花、丹参、元胡、银花、红花、麦芽等配伍,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所致之胸闷隐痛。
决明子 药用其干燥成熟的种子。决明子性甘苦微寒,归肝、胆、肾三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之功效。决明子含蒽甙类物质,分解后产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及葡萄糖等,还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实验证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但需注意,有泄泻与低血压者慎用决明子制剂。 首乌 药用其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温,归肝、肾二经。首乌含丰富的卵磷脂(4%~4.2%)、淀粉等,有助于脂肪运转;含蒽酯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及大黄泻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能使肠蠕动增强和抑制胆固醇吸收。首乌还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在血清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中,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首乌配银杏叶、钩藤等治疗心脑血管病,能消除或改善症状。但需注意,首乌对个别患者有导致腹泻的副作用。另外,首乌浸出液可能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物。(来源:三九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