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夏季多喝水、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 核心提示:人们都知道高血压控制不当,会引起中风、心绞痛、心梗等严重后果,而身为它的“孪生兄弟”——低血压,究竟有啥危害?用不用治疗?却知之甚少。随着夏日天气愈来愈热,人们出汗增多,专家提醒—— 突发脑梗“罪魁”是低血压 上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内科接诊了一个一侧偏瘫、失语的患者。原本,患者和家人都以为是高血压没控制好诱发了脑梗,但医生经过CT等检查发现,其“罪魁祸首”竟是低血压。 “他一直患有高血压,降压药没停过,怎么可能是低血压?”患者家属不理解。 “他患高血压没错,但降压药用量过大,血管扩张加剧,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出现低血压反应。”该科主任医师张怀亮说,夏天随着温度升高,人体皮肤血管舒张,再加上容易出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如果一如往常使用降压药,可能导致低血压。 殊不知,低血压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血液黏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易沉积,可能导致脑血管梗塞。 对此,他建议高血压患者夏季要定期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调整降压药用量。 生理性低血压不需要特殊治疗 从小到大,24岁女孩小王的血压都比较低,多在85/55mmHg上下,她和家人一直担心是低血压,想着用不用吃一点“升压”药。 什么情况是低血压?低血压是不是像高血压一样要终身服药? 通常,医学将血压低于80/50mmHg的状态称为低血压,但低血压要不要治疗因人而异。 经过了解,小王的血压虽达到低血压的标准,但身体健康,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称之为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多和遗传、体质瘦弱有关,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也不需特殊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即可。”河南省高血压控制研究中心主任王浩建议: 1.少熬夜,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2.保持心情愉悦,防止精神紧张。 3.多补水,饮食稍微偏咸,能增加血容量,相对会提高血压。 4.适当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5.避免阳光暴晒,远离高温环境,适时用空调、电扇降温。 但是,如果紧张、劳累、休息不好、洗浴或天气炎热时,可能出现乏力、心慌、头晕等低血压症状,这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调理,或使用生脉饮口服液、补中益气丸等。 病理性低血压及早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除了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外,还常伴有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倦、出汗、心悸等症状,当长时间站立或由卧位(或坐位、蹲位)转为站立时,上述症状更明显,甚至昏倒,这可能是病理性低血压,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患慢性消耗性及慢性营养不良疾病,如肿瘤、结核病、肝炎等;患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导致低血压。”王浩说,对于这种病理性低血压,不只是简单地服用升压药,要治疗引起低血压的原发病。 “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常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症状比较重。”张怀亮说,一旦这些人群突然出现心慌、气短、乏力、血压下降等情况,必须排除心肌梗塞、心率衰竭、脑血栓等问题。 除病理性低血压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引起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改为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人体血管自动调节系统一时发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常见于糖尿病及体质虚弱的老人等。 ■药物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镇静药等不当,可能造成低血压。 王浩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站立或起床时动作缓慢,每变换一次体位,休息片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白天不要长时间在外暴晒,晚上避免腹部受凉;及时补水或喝绿豆水等防暑降温食品。(来源:大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