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患糖尿病时的状况
我今年58周岁了,我们这一代人历经了许多磨难,青年时代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又拖儿挈女地读书,工作时上有老下有小艰苦奋斗,赡养老人,供儿女读书,这些年生活好了,儿女们长大成人了,自己也老了,身体又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我患冠心病高血压已有多年了,想不到的是今年夏天又“雪上加霜”又添了个糖尿病。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既来之,则安之”吧!
过去对糖尿病基本没什么认识,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患上这种病。去年7月份,一次常规血液检查,空腹血糖竟然达到11.7mmol/L,餐后再一查,竟达到了26.8 mmol/L,尿糖4个“+”号,还出现了蛋白和酮体。医生勒令我住院治疗。再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是12.6,已经开始出现了并发症,开始有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等。
监测血糖,与糖尿病共处
住院期间我学习了糖尿病知识。了解到糖尿病是一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自我管理,驾驭好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病,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病情。
我想,今后就要与糖尿病共处,作自己的保健医师了。
国际糖尿病联盟提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战胜糖尿病的基础”。这就是做好血糖监测记录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自我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它可以使我们掌握血糖的波动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到最好的程度,这对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掌握自己的病情变化,不但要经常检测血糖,还要及时做好记录,养成良好的习惯,保存好自己的第一手病史资料,给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病人与医生密切配合,这样治疗效果必然理想。
血糖监测并记录
出院后,为了及时监测血糖,我买了一台血糖仪,学会了自己在家监测血糖,并认真做好记录。每次到医院就诊,都要拿出小本本来让医生看,上面很有条理地记录着近期的饮食情况、运动强度、胰岛素用量和血糖监测结果,在什么情况下血糖控制差,什么情况下血糖控制得好,让医生看后一目了然。
几个月来我的体会是:根据自己的具体血糖情况,有重点地做好血糖监测。
我是2型糖尿病,身体情况较差,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心功能三级,运动受限)。每天要服用4种药来控制。
通过在医院的每天5~7次的血糖监测,我的情况是,早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一直不大好控制,所以,早餐前打诺和锐30胰岛素20个单位。午餐后一直比较正常,我只注意别低血糖。晚餐前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10个单位,晚餐后和空腹血糖都还比较好。
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生活方式
后来,我把血糖监测的重点放在早餐后。一开始很不稳定,今天10点多mmol/L,明天12点多mmol/L。为了把早餐后血糖降下来,我就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每天早上以面食为主食:一块玉米发糕或一个馒头,两样青菜,一杯牛奶。为了平衡血糖,尽量把食谱大致固定下来。
可这样,不知为什么,有时还是比较高,我就在饭后一小时后,尽量散散步,活动半个小时。这些日子天冷了,怕感冒,我就在室内走一走,几个月下来血糖真的有了改善。
去年12月1日至26日,我共监测早餐后血糖值11次,结果分别是(单位mmol/L):
7.8、8.2、6.3、8.7、9.3、7.6、8.9、10.5、6.8、7.9、8.1。
饥饿不等于是低血糖
刚出院时,下午有两次低血糖,一次是3.1 mmol/L,一次是3.3 mmol/L。都有强烈的饥饿感,因我患有严重的心脏问题,医生曾警告过我,不要把血糖控制过低。我有些害怕,以后一觉得饥饿,我就以为是低血糖。
有一个下午,我感到非常饥饿,怕是低血糖,也没测,赶紧进食,吃了一个面包。晚上又照常吃饭。一测睡前血糖11.2 mmol/L。好家伙!吓了我一跳。
后来,我在报上看了一篇文章说:“人是如何感到饥饿的?一般说来,健康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血糖刺激了负责饥饿和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使人产生饱感。如果血糖降低,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产生了饥饿感。糖尿病朋友发生饥饿,大部分是由于低血糖。但有时却不尽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才能像汽油进入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产生能量。患糖尿病后,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出现细胞饥饿,而产生饥饿感。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出现饥饿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查一下血糖,血糖结果不仅不低,反而很高。如果此时再大量进食,会使血糖更加升高。”我由此得出了上次血糖高的原因。
这一天下午,又有了很强的饥饿感,我就先测了血糖,结果7.6 mmol/L,不是低血糖。我就不急了,喝了点水,吃了几个小西红柿。晚上睡前一测6.7 mmol/L。正好。
所以,我明白了,感觉饥饿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查血糖,以鉴别血糖到底是低还是高,因为饥饿不等于低血糖!
我的自我检测血糖经验
本月我测午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五次,多是在有些不适时测的(如饥饿感、乏力),分别是( mmol/L):7.6、6.7、5.6、6.5、5.0。 如果血糖低于6.5我就多补充些水果吃。针对午餐后血糖情况,午餐尽量吃得好一点,增加一些肉类,这样即防止了低血糖又补充了营养。
空腹血糖比较稳定,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我就每五天监测一次。本月的空腹血糖是(mmol/L):4.5、5.3、5.2、5.6、5.5。
其它时段的血糖就随机监测了,如前几天晚饭去参加朋友聚会,我就监测了晚餐后的血糖,是10.3 mmol/L。
有时凌晨感到不大舒服,就起来测一下,防止出现低血糖。查看一下记录表,每月份一般测25次左右血糖,大致每天一次。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我,能够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经济负担也不太重。我想随着血糖的稳定,我还可以减少测试的次数。看情况吧!
前些天去医院做了一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7。医生认为比较好,让我按目前的方案继续下去。对于我来说,也算初战告捷。
以上是我的一点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自我血糖监测的经验。(来源:糖尿病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