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以来,50年一遇的寒潮袭来,全天温度在0℃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12℃,最高温度也在零下2℃。老人、孩子、慢性病人纷纷就诊,医学专家告诫读者,在寒潮来临之际,保暖为上,不宜坚持户外活动,亦不宜长时间开窗通风。 急诊、门诊、病房人满为患 近日,记者走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等省会几家大型综合医院,发现门诊楼比商场还热闹,尤其是心内科、呼吸内科、高血压科、儿科门诊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 “父亲患有高血压多年了,用药一直控制得很好,这几天特别冷,就很关注血压的变化,上午测血压发现升高了10毫米汞柱,就赶紧来医院复查了。”在高血压门诊等候的吴先生告诉记者。 “我是来复诊的,平时血压也都很稳定,谁知今天测血压收缩压高达180毫米汞柱,但没有头晕的感觉,幸好及时测了血压,找医生调整了药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门诊室出来的王先生一直感叹。 来到儿科门诊,更是咳声一片,带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显得都很焦虑。“我孩子感冒都一个星期了,这两天天冷,症状又加重了,今天开始喘了。” 不仅门诊,病房、急诊也是如此。据郑州大学一附院急诊科主任李莉介绍,这两天除心脑血管患者发病有所增加外,慢性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哮喘、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患者也增加了20%左右。另外,急诊儿科,仅4日一夜就接诊了40多个孩子,之前,急诊儿科一夜最多也就接诊20多个患儿。 “我们院心内科仅5日一天收治的病人就有30多个,平时一天才收十几个,最多也就是20个,3个病区的患者增加了近1/4。”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高传玉告诉记者。 “节后这两天的门诊量明显增加,在30%~40%,住院患者也大幅增加达到了30%,还有一些患者预约住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王浩介绍,高血压病区也迎来了住院高峰。 “近两天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明显增多,脑出血的患者更多,凶险患者也比平时多。”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说,天气寒冷是主要诱发因素。 心脏病患者出门前要先服药 寒冷刺激会引起心脏动脉血管收缩、舒张的变化和交感神经的变化,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跳加快,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造成心血管患者病情不稳,可能出现心衰,也可能导致心肌梗塞。 73岁的刘老太太患冠心病多年,元旦那天和家人出去玩了一天,夜里就觉得胸闷气短,之前发病都是胸口疼痛,这次症状只是胸闷气短,家人以为是受凉感冒就没太在意。3天后,刘老太太出现了呼吸困难,家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检查显示心肌大面积梗死,最终没能挽留住老太太的生命。 “因症状不典型,有些患者发病未必表现为心绞痛,可能出现类似上感冒或消化道疾病的症状,所以心脏病容易被误诊、漏诊。”高传玉说,心脏病发作时,最常见的变化就是胸闷,健康的人在特别冷的时候也偶尔会胸闷,但遇冷胸闷易被忽视。 高传玉提醒:冬季心脏病患者应定期复诊,如有异常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天气较冷时尽量不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最好先口服硝酸甘油或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药,或随身携带这些药物,以便发病及时服用。 天冷刺激血压升高也可能无症状 温度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平时控制很好的高血压患者,遇到强降温便很难让血压保持稳定。 70多岁的张大爷患有高血压,一直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算可以。前天早上,张大爷起床上厕所时突然一阵眩晕,他赶紧自测血压,结果收缩压高达180毫米汞柱。于是去找医生调整了降压药的量。 “遇冷刺激,多数患者的血压会在原有基础上升高10~20毫米汞柱,个别人的收缩压甚至可达200毫米汞柱。”王浩说,有的人血压已经很高了还没症状,这样的患者在门诊上有近一半以上,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就是沉默的杀手,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如果血压不是很高,建议2~3周复诊一次,如果血压波动比较大,有些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即使不住院也应每天监测血压,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王浩提醒:高血压患者在气温骤降时,应注意自测血压,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如果时间允许中午可以加测一次,以便更好地了解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波动不大,就不需要增减药物;如果血压波动比较大或明显升高,或一直不降,这时就要增加药量,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冬泳或洗冷水澡,洗澡宜用温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洗完澡后测一次血压。 降温大大增加脑出血风险 低温也是一些脑病患者的“隐性杀手”。42岁的田女士,前几天和几个邻居在户外打牌,突然感觉头痛如裂,紧接着就晕倒在地。在场的人赶紧拨打120,田女士在医院做了脑部CT,显示脑部大量出血。 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脑血管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低温还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造成血管破裂。 王新志提醒:一旦有人突然昏迷,应怀疑是脑出血,在场的人一定要先拨打120,在急救人员赶到之前应做好简单的处理。首先让患者平卧,避免晃动;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应将患者一侧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流出被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找一块干净的布折叠好塞到患者嘴里,以免咬破舌头;然后迅速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要注意保暖。此外,应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脉搏,是否有呼吸心跳,如果心脏停跳应立即做心肺复苏。脑出血患者,只要抢救及时,恢复还是不错的。目前治疗脑出血可以用微创手术,避免了开颅。 慢支肺气肿发作易与感冒混淆 45岁的张先生是某高校的教授,原来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天他出现了发热、流鼻涕的症状,以为是感冒了,当天晚上咳得特别厉害,还吐黄浓痰,闷气加重,就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说他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现在条件好了,家里基本上都有暖气,但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受凉,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极易急性发作。”郑大一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孙培宪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很容易当成是普通感冒,不受重视。除了发热、流鼻涕外,典型的症状是,短时间内咳嗽会很快加重,咳痰增多,黄浓痰严重时出现闷气。 郑州市民李先生30多岁,患有慢性支气管扩张。前两天他受凉病情复发,感觉胸闷气短,到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感染比较严重,被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他已出现了心衰。医生推断,李先生之前可能就有心脏病,只不过没有发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诱发了心脏病的发作。肺部感染等下呼吸道感染是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这类心脏病患者近几天很多见。 孙培宪提醒: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应预防受凉。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感冒后应及早治疗,因为这些人一旦受凉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向下蔓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继而引发肺炎,治疗起来相当棘手。天冷做好保暖保湿工作,也能减少很多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