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李登辉在接受治疗时,至少被放了11个心脏支架,还有人说是13个。当地心脏内科医师指出,一般放10个以上支架的案例都不多见,因为支架放得越多,血管再狭窄的几率也增加。
放支架数一年增三成
冠心病介入治疗,也就是俗称的“放支架”,近20年来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卫生部质量控制中心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是,2009年,我国冠脉介入治疗人数是24万,比2008年的18万增加了33.7%,平均每个病人的心脏里都放了3个支架。“这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陈灏珠教授对记者指出,一般来说,放心脏支架的数目应该是1—3个,但近年来,我国在介入治疗上的特点倾向于做的病人多、放的支架多、特别是放药物支架的多。作为一种新技术,介入治疗的发展是好事,但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会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
血管窄70%才需放支架
陈灏珠说:“一些国外医生不止一次对我提到过,目前中国使用药物支架的百分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高,建议中国医生在介入治疗上应慎重对待。比如欧美以及国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介入治疗指南中都有规定,冠脉造影发现病变引起70%以上的狭窄时才应该放支架,50%—70%属于一个边缘地带,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放不放,50%以下的狭窄则不考虑放支架。但现在有些医生,对指征掌握得比较宽松,倾向于多放。还有,对于稳定性心绞痛,近年国际上有大规模的研究证明,内科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当不错,因此并不一定要放支架。”
支架治疗不是一劳永逸
放支架并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李登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报道,心脏内植入的多个支架导致他必须定期入院,检查是否有阻塞。“心脏支架一旦安放,就再也拿不出来了。”陈灏珠指出,放得越多,支架里面发生狭窄的几率就越高。因为无论用裸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放置以后半年(裸支架)或1年(药物支架),一定数量的支架内会发生阻塞,这样血管又狭窄了。因此支架放置数目越多,支架内发生阻塞的几率就越大。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出现血管再狭窄的情况。他认为,药物支架对于预防再狭窄的效果要好些,但两三年后可能会狭窄,裸支架半年以后就可能出现狭窄,外科搭桥手术用作“桥”的血管,七八年后可能也会出现狭窄。已放置支架多年的患者,最大的危险是血液有可能在支架里凝固形成血栓,所以支架术后要终生服用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近年来也不断有研究提出。
陈灏珠说:“其实人的冠状动脉内,能放支架的节段并不长。”因此很难想象十几个支架放进去是什么样的状况。要避免支架放得越来越多,他认为,对于介入治疗应该加以规范:一是介入的指征不能放松,一定要严格把关;二是放的数量要尽量少,不宜超过5—6个;三是选支架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是所有人都要放药物支架。即使放了支架,仍要积极预防血栓和心肌梗死,改变原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每天做适当的体力活动、饮食清淡、戒烟限酒、培养舒畅身心的业余爱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