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专家: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守富博士,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脏六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闫继锋博士
2016年10月24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颁布。新版指南指出,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降脂首选他汀类药物。指南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测一次血脂,高危人群每3~6个月要查一次血脂。
是否高血脂,“坏胆固醇”是重要参照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人体内的胆固醇,1/3来自于食物,2/3由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以清除血管壁上的脂肪,是“好胆固醇”;后者附着在动脉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对血管有损害,被称为“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是如何损害健康的呢?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加危险的是,如果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脂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为正常血脂者的5倍,如果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可降低2%。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初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0.40%,较2002年的患病率水平出现大幅度增加,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
在血脂化验单上,通常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几项,人们通常关注前两项,忽略后面的。事实上,最后一项指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是最要紧的,它渗入并沉积在动脉管壁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内壁增厚,管腔变窄。医生常说的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重要参照。
血脂化验单上数值相同,对不同的人意义却迥异
拿到检查结果的人,通常习惯于去找“箭头”。有“箭头”就是有异常,没“箭头”就是没病。以此来判断正常与否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血脂检查结果,用“一刀切”的方式划分正常与异常并不科学。举个例子,克林顿和奥巴马如果同时拿到血脂化验单,判断他们胆固醇是否正常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数值,可能对于奥巴马是正常的,但对于克林顿则是不正常的。因为克林顿患过心梗,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介入手术,血脂需要降到更低才安全,而奥巴马没有心血管问题,血脂不用降得太低。
新版指南较之前一版(2007年版),明确提出了所有的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新版指南还明确提出,调整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而对于正常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尽量不超过3.4mmol/L。
一旦确诊为血脂异常,一般都需要服药。降脂首选他汀类药物。需要强调的是,高血脂和高血压一样,降脂药也需要坚持服用,一旦停药,血脂又会回升。他汀类药物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一个月的费用为150元左右。血脂达标后,大部分患者仍需长期服药。
血脂异常者多数没症状
通常情况下,轻度血脂异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
部分血脂异常患者,会有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体重超重与肥胖。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饮食调理很重要
“血脂异常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和用药同等重要”,闫继锋博士说,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和运动。新版指南提出,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策略,建议血脂正常者每日饮食应包含25至40克以谷类、薯类为主的膳食纤维,摄入胆固醇应低于300mg。
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
高危人群每3~6个月,要查一次血脂
不同人群,血脂检查的频度不一样。
●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冠心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
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脂。
运动可以降脂
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肌肉的增长,也可加速衰老组织的修复,这些都会消耗胆固醇,促进体内胆固醇的降低。研究表明,经过3~6个月的锻炼,血液总胆固醇出现下降,坚持锻炼8个月,下降率可达10%以上。
很多研究表明,有氧耐力运动是改善血脂的最佳运动形式。常见的有氧耐力训练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力量练习可以提升降血脂的效果。因此最理想的降血脂运动方式是一周4~5次的有氧耐力训练加上1~2次的力量练习。
运动时,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主,在运动中感觉微微气喘但是能够说出完整语句的运动就是中等强度运动。举例来说,1个小时6公里以上的快走或者慢跑就是中等强度运动。
一次运动对血脂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期运动后血脂 就会得到改善。国外的研究还发现,长期运动血脂得到改善后,如果停止运动一个月,运动带来的有益改变就会消失。因此,较为理想的运动时间是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4~5次。运动持续3个月以上,才会有比较显著的降血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