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每12秒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实际上,超过80%的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要警惕身体的异常状况,重视对脑中风的筛查与防治,并通过主动筛查,有效地预防脑中风。这也是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分会存在的意义所在。
中风的高发人群,每年都要做检查
脑卒中的特点是起病急骤,让人措手不及,但由于人们意识不到手麻、头晕等信号是卒中先兆,常常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一旦得了脑卒中,最重要的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脑卒中早期发病有哪些症状呢?一旦出现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口水;突然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短暂性视力障碍,一过性眼前发黑,视物模糊;突然眩晕,站立不稳;突发对近事遗忘;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等,要立即就医。
专家建议,只要以下危险因素具备一个,就应每年接受中风筛查:有脑血管病家族史;患有冠心病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生活习惯不良、吸烟、酗酒;长期从事紧张工作;有房颤和心瓣膜病;明显超重;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60岁以上。
主动筛查最重要
脑卒中在恢复脑血流之前,每1分钟都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由此可以看出,脑卒中发病快、病情重,一旦发生脑卒中再就医,只能是“亡羊补牢”,所以干预中风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中风发生。只有提前筛查、合理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害。
初步筛查时,可用B超检查颈部血管,既简单又无创。若脑血管狭窄程度不太严重,可通过减少脂肪摄入、少盐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若发现患者血管狭窄较为严重,可进一步做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如果证实为中重度狭窄,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段来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脑卒中的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效果比发病后的手术治疗效果好,“将脑卒中防控的关口前移”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